拥有166年历史的曼罗兰庆祝其印刷机品牌ROLAND诞生100周年
位于德国的莱希河畔奥格斯堡和美因河畔奥芬巴赫,风景宜人,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在19世纪曾是重要的工业化城市,在这里孕育出诸多至今仍享誉世界的品牌,而曼集团(MAN)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曼集团旗下曼罗兰(manroland)品牌在过去16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是创新、高品质、高标准的象征。时至今日,曼罗兰依然是全球轮转印刷市场的领导者,全球领先的平张印刷机制造商,为全世界印刷业所瞩目、青睐。其中,代表着高质量印刷机的ROLAND品牌更迎来了100周年庆典,在曼罗兰辉煌的发展历史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曼罗兰的历史要追溯到1844年, Carl August Reichenbach,和Carl Buz在奥格斯堡成立了“Reichenbach'sche Maschinenfabrik”(Reichenbach机器厂),仅六个月时间,两位印刷业先驱就为奥格斯堡的Nikolaus Hartmann’s印刷厂提供了他们的第一台“Schnellpresse”(自动滚筒印刷机),这是曼罗兰生产的第一台印刷机。1873年,奥格斯堡机械制造厂生产出了第一台“连续输纸印刷机”(即从纸卷进行印刷),该机器在维也纳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这是未来轮转印刷机的雏形。1889年奥格斯堡工厂通过合并成立了“奥格斯堡和纽伦堡联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并于1908年再更名为“奥格斯堡和纽伦堡联合机械公司”——曼公司(MAN)。
从1911年第一台ROLAND印刷机诞生以来,它的名字就活跃在世界各大洲。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品质,ROLAND印刷机征服了世界市场,赢得全球用户的高度赞扬与一致推崇。ROLAND这个单词来自成立于1871年的Faber & Schleicher公司,其创立人Louis Faber和Adolf Schleicher由于普法战争离开了巴黎,在法兰克福注册了Faber & Schleicher公司,但他们却选择在奥芬巴赫破土动工建设工厂,这也是源于奥芬巴赫在平印历史的很重要的地位,就是在这里,Alois Senefelder为安德烈音乐出版公司建造了他的第一台平版石印印刷机。Faber & Schleicher公司生产的第一台出口的机型为Albatros,印刷速度可达每小时600至700张。20世纪胶印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发明家Ira Washington Rubel 和Caspar Herrmann在金属版印刷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印刷工艺,这就是著名的间接印刷原理。Faber & Schleicher公司很快就在1911年推出“ROLAND”机型,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平张旋转式胶印机,ROLAND印刷机刚推出市场就立即赢得了都灵世界博览会的金奖。
1957年,成功的机型变成了公司的名称,这就是当时的Roland Offsetmaschinenfabrik Faber & Schleicher公司。公司的两位创建者Faber和Schleicher分别在1896年和 1910年逝世。在奥芬巴赫的Roland Offsetmaschinenfabrik Faber & Schleicher公司与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奥格斯堡纽伦堡机器制造厂(MAN)的印刷机械部合并后,公司又更名为曼罗兰(MAN Roland)印刷机械股份公司。这种方式一直沿续到2008年,那一年曼罗兰(MAN Roland)改成了曼罗兰(manroland)股份公司,新的标志于2008年5月28日在杜塞尔多夫德鲁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曼罗兰在1911年到2011年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多次技术革新及多次经济危机,但罗兰机在印刷领域保持了其领先优势,而且壮大蓬勃。1931年曼罗兰生产开发出一款轮转印刷机,每小时可以印刷25,000份16页的报纸。1951年第一次德鲁巴印刷展览会上,曼罗兰展出的四色平张胶印机——Ultra,在当时的印刷届引起轰动。到1960年,德国报纸总量中有四分之三是用奥格斯堡制造的印刷机生产的。曼罗兰开始在全球印刷领域大展拳脚!
研发与创新是曼罗兰永恒不便的主题,也是曼罗兰长盛不衰的秘密。1972年曼罗兰推出ROLAND 800印刷机,这是第一台集成有色彩控制系统的平张胶印机,印刷时速为每小时10,000张,而ROLAND 800, ROLAND 200, ROLAND 500等系列机型直至现在依然被一些印刷企业所使用。1974年欧洲最大的轮转胶印机在曼罗兰奥格斯堡工厂制造出来,它是拥有17幅卷筒纸、有 62个印刷单元的COLORMAN印刷机。十几年后,1986年曼罗兰推出了LITHOMAN轮转印刷机,将印刷速度提升到每小时60,000转,同时具有电子控制台技术。曼罗兰平张印刷也不甘示弱在1990年推出了PECOM控制台技术,连同中等幅面的ROLAND 700胶印机的新型自动化概念,将使印刷速度提升到每小时15,000张。1995年,曼罗兰推出的LITHOMAN印刷机在德鲁巴上展出,同时,提出了商业轮转印刷的新概念。凭借大量的附加组件,LITHOMAN印刷机可以扩展成为一台满足各种需求的多功能生产系统。这是第一台基于内部网的远程故障排除系统向很多客户展示了大幅降低成本的优点。而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同一个德鲁巴印刷展览会上,大幅面平张胶印机——ROLAND 900也首次亮相。曼罗兰家族层不不穷的产品及开创性革新,让人叹围观止。
代表着卓越性能的印刷机品牌ROLAND迎来了100周年庆典
在21世纪初曼罗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印刷业面临全球性衰退。 2001年到2004年,曼罗兰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调整,在2002年,曼罗兰获得了ppi媒体有限公司这家软件公司中的控股权。ppi媒体公司的总部设在德国汉堡,服务于全球客户,开发了出版和印刷中的自动规划及生产流程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在2006年1月,曼将其附属公司曼罗兰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的多数股权出让给投资者安联资本合伙公司(ACP)——安联私募股权公司,它本身就是安联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曼罗兰现在由投资公司控股。其中股权结构为:曼集团35%,安联65%。除了得到股份,投资公司还接管了整个商业活动和所有子公司,包括现有的债务。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全球第二大印刷系统生产商。公司认为这是巩固其作为印刷技术领导者地位的重要契机。
尽管印刷业出现衰退,但是并未阻扰曼罗兰技术革新的步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了技术革新的主流。2006年10月,在约翰内斯古腾堡的发源地德国美因茨推出了新技术——DirectDrive直接驱动技术,直接驱动印版滚筒可以使印刷准备时间减少60%。2010年曼罗兰推出autoprint自动印刷功能:这表示印刷机的一个愿景,通过按下一个键实现胶印的最高程度的自动化。曼罗兰已经在报纸和商业轮转印刷机的自动化领域领先,现在也在平张胶印机实现了这个理念。同年,售出第一台96页的LITHOMAN轮转印刷系统。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即便面临着裁员等问题,曼罗兰机依然是印刷业界的“保时捷”,为数不少的订单证明了罗兰机广泛的客户群、可靠的信誉保证。
早于1921年,曼罗兰在中国的业务便开始萌芽;时至今日,曼罗兰大中华已经能为中国的印刷和出版业界,提供全线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全面照顾客户在印前、印刷、印刷物料、工程服务及零件等各方面的需求。 这些年来,曼罗兰大中华区的客户都视曼罗兰为他们最出色的商业伙伴:一名来自德国、富有地区经验的市场领导者,致力为客户提供超卓和优质的服务。
曼罗兰一直孜孜不倦迈步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为了持续成功的传奇,2008年曼罗兰换以全新英文名称manroland。诚实可信(reliable)、开创先河(groundbreaking)、立场坚定(determined)和启发灵感(inspirational)成为了新纪元下的品牌价值。中国市场因其勃勃生机成为了曼罗兰国际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到2009年期间,曼罗兰大中华在国际市场上则独树一帜,顶住压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目前曼罗兰在中国推广其全系列产品:印刷设备、印刷系统、印刷技术支持、普德康印刷材料,并提供从端到端的全方位印刷技术解决方案。而曼罗兰的创新、高品质、高性能一直为中国客户所认同和推崇。
在网络时代,印刷业朝着创新应用、多感官体验迈开了新的步伐。曼罗兰在新纪元里,带着过去的荣耀,带着一直以来的危机感,带着远见卓识的视野,引领着印刷业发展的趋势。如今,过去曾经辉煌过的各种ROLAND印刷机,在德国的曼罗兰生产基地的奥芬巴赫博物馆里依然可以看见,曼罗兰开创者Reichenbach、Carl Buz、 Faber和Schleicher在这个领域里以新技术和设计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并不孤单,他们和他们的继任者,始终处于发展的前沿。他们的印刷机最终征服了世界市场。在前进的道路上曼罗兰随后还开发了许多成功的新产品,但仍然以ROLAND为其命名对以前的机型表示敬意。曼罗兰的成功篇章,进一步促进印刷业的飞速发展,古老的印刷在新技术的革新下,再度萌发勃勃生机,随时时代的大潮,扬帆远航!
[时间:2011-09-01 作者:曼罗兰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