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首页《围炉夜话》内页
《围炉夜话》末页
有关《围炉夜话》的版本及其作者王永彬的考证又有新收获。8月13日,记者辗转从省内一收藏者手里得到了一本民国版 《围炉夜话》。这本32开、32页的薄薄小册子,分量自是不轻:虽然缺少封面和版权页。但全文完整,最重要的是作者甚至缮写者、校字者的多重信息完整地保留下来,并指向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围炉夜话》的作者是宜都王永彬为不刊之论。
而细读这本民国版《围炉夜话》,会发现它在版本上比现在国内众多的通行本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是最接近原稿本的《围炉夜话》版本之一。“找了好多年,我现在都只找到民国版《围炉夜话》的两个残页。这次民国版《围炉夜话》能整体被发现,对研究《围炉夜话》的早期版本等,意义自不待言。”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永彬第七代孙王洪强在听到这条消息后,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
稿本由王永彬长子海琴缮写杨守敬族祖梅坡校字
拿到这本珍贵的民国版《围炉夜话》,记者首先翻开了首尾两页。首页上,赫然写着著者姓名和籍贯:“枝江,王永彬,宜山”。而末页,更是明确地写着两行字:“男 鉴洋 海琴缮写;门人杨惟春 梅坡校字”。在本报前几期有关《围炉夜话》的报道中,海琴和梅坡曾先后出现过。海琴是王永彬五个儿子中的长子,梅坡是谁?弄清这些人物的身份至关重要。
记者首先采访了杨守敬的族重孙、郦学专家杨世灿先生。杨先生明确地告诉记者,杨惟春是杨守敬的族祖,高杨守敬两辈。而梅坡是杨惟春的号。经过一翻查找,杨世灿先生给记者提供了有关杨惟春的初步信息:“惟春,行六,庠名惟焜,字锦芳,号梅坡,邑庠生,生于1823年,殁于1905年”,他告诉记者,梅坡公有三个儿子,而从杨守敬的《家谱序》中,可以看出杨守敬与族祖梅坡公关系非常好。记者计算后知悉,梅坡公比王永彬小32岁(王永彬生于1792年)、而比杨守敬大16岁 (杨守敬生于1839年)。
而王洪强昨天也给记者提供了有关海琴公的进一步介绍,他告诉记者,海琴公,生于1810年,卒于1886年。本名王显璠,而鉴洋是他的庠名。海琴为永彬公长子,贡生,写有诗文和楹联等相关著作,具体内容已不详。“据老人们讲,他是当地较有名的教书先生,相关材料远少于宜山公,宜山公七十寿序即是他请王柏心所写。”王洪强说。
这两条重要消息表明,这本民国版《围炉夜话》是依照原稿本排印的。这本稿本由王永彬的长子海琴缮写,梅坡以门人的身份进行校对。
而与本报上周报道的 《和州杨氏家谱》是王永彬写的序这条信息比照,我们可以推断,当年,宜都的杨、王两大家族有着很密切的文化交往,并注重文化砥砺和礼尚往来。
一本字体疏朗的民国排印本
捧读这本历经了百年历史的《围炉夜话》,触手可感其中的沧桑世变。它从何而来?经何人之手?何以能保留到今天?这些问题,都让记者禁不住追问。
昨天上午,记者咨询版本专家、身居重庆的藏书爱好者戴先生,并发去了此书的相关书影。他看后向记者表示,这是典型的民国活字排印本,年代大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这样算来,此书距今已近百年了。
著名版本学家魏隐儒在 《中国雕版印刷史》中称,晚清咸同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人民生计濒于危难,刻书事业比较凋落,这一时期刻印的书,不但数量少,而且工料粗糙,字体书写和版式都不讲究。到了光绪、宣统,木活字排印本传世较多,尤其以活字排印的家谱志乘更为普遍。
细观这本《围炉夜话》,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八字,字体疏朗大方,错讹亦甚少。最可能是民国初期的版本。
“矮板凳,且坐着”为王永彬梦中得句
这本《围炉夜话》与今天较通行的各种版本,在内容排印的先后次序上有较大不同。其第一句是“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而当代的版本,第一句多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细观这个版本的《围炉夜话》,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格言下夹有近十条自注,这些自注此前不见任何记载,因此显得特别珍贵。
在“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这句下面,有注为“上句为梦中所闻语”,可以想象,当时王永彬是梦中得了“矮板凳,且坐着”这句话,然后补“好光阴,莫错过”作为下句的。有趣的事,杨世灿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他还唱过“矮板凳,且坐着”的儿歌,如果确证,很可能当时的儿歌创作者从《围炉夜话》里汲取了灵感。
而在另一条格言“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沭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下面,王永彬自注了四个字:“宗祠楹联”,据此,可以推断此联有可能就是当年王氏宗祠的楹联,而此楹联当年由王永彬所拟。
“这本《围炉夜话》的发现并留存宜昌,为我们研究王永彬这位乡先贤和他的《围炉夜话》,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文史专家、宜昌城建档案馆研究员李云贵如是说。
[时间:2011-08-16 来源: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