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机企业:立足行业把技术做专做精

印机企业

  在数字印刷和电子书发展迅猛的今天,“十二五”甚至被有的印机企业老总视为是我国多色胶印机取得突破的最后机会。在2011年8月5日举办的中国《印刷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会上,印机行业部分重要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就如何落实《规划》进行了讨论。多位企业老总和专家提到,“十二五”期间做好战略选择对印机企业更为重要,尤其是企业应该剔除浮躁,立足行业踏实地把技术做专、做精,从客户和市场的角度去研发产品,而并非一味追求技术的高精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认准形势 战略选择

  就如何落实《规划》,多位印机企业老总表示,在这一时期做好战略选择对印机企业尤为重要。

  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智表示,在印刷企业面临着是否要由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转型,电子书会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传统纸质书这两个不确定性时,印机企业需要细分印刷这个行业,把它分为书刊印刷、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来做。“企业这时不是要盲目上项目,而是该研究如何做战略选择,我认为还是要做专,走差异化路线,并不是研究高精尖的问题。”刘学智如是说。

  回看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后,二流、三流企业不断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一流企业愈做愈强。而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蓬勃发展的状态,没有经历过企业的分流淘汰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

  因此,深圳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斌表示,虽然国家的财政政策收紧,会使部分印刷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而陷入困境,但这种现象是一种必然,而且也是良性的,一流和有准备的印机企业将会获得更强势的发展。

  郑斌说,以较低的发展起点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我国经济获得了长时期的高速发展,但是在今后“十二五”甚至“十三五”后的时期,这种现象将不复存在。如果印机企业不关注长远发展,结合行业上下游的发展来确定方向,就会犯不可挽救的战略性错误。

  市场定位 客户为主

  郑斌表示,印机企业应有更广阔的视野,除了要紧盯世界先进水平,还应关注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认清客户的现状和需求,脱离印企谈开发产品就不实用。他分析道,印刷企业形势严峻,同时面临着以下两种迷茫。

  一是对今后的走向和国家整体政策不清楚。在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等不断上涨的压力下,印刷企业的利润不断削薄,而如果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再上涨一些,汇率再变动一点,大部分企业就会亏损。

  二是印刷企业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迷茫。在现今形势下,数字印刷冲击着传统印刷,电子书冲击着纸质书,这使得印刷企业面临着选择,印机行业也会随之困惑。分析行业特点,郑斌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上升后,数字印刷和电子书将会趋于稳定,它们应该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印刷和纸质书。在这一领域,喷墨印刷能把电子书转换为纸质书,必然将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如果能解决电子书到纸质书的快速转换问题,无论是印机厂还是印刷厂,掌握了这两端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综上两点,郑斌表示,今后印机行业将朝着印刷数字化和数字印刷的方向发展,用先进智能化设备来代替传统机械,减少调整时间,降低操作水平;让IT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和人为错误。“将来的印刷设备一定要能为印刷企业节省人力成本”。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近日宣布,将用3年时间,以100万台机器人代替手工制造。在劳动力成本逐渐上涨的背景下,这也是富士康的转型之举,但对印刷及机械行业也是一个启示。

  刘学智也提出印机商要满足或者超越印刷企业的需求,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是值得思考的3个方向,它们可以分别解决方便简单、降低人工成本和减少中间环节及浪费的问题。这与郑斌的观点十分相似,可以看出二者都站在了客户——印刷企业的角度出发,设计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是观念问题,企业需要重新思考是以产品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中心。”他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高级工程师温顺如也表示,目前的装备制造业中,在一定程度上标准化、通用化的概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环保是产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设计产品一定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做好市场定位,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什么样的市场。

  耐得寂寞 摘得成果

  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科研创新能力弱……“十二五”期间,印机行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压力仍是空前。在数字印刷和电子书发展迅猛的今天,“十二五”甚至被有的胶印机企业老总视为是我国多色胶印机取得突破的最后机会。但是,我国印机行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温顺如指出,从技术先进性上来讲,使国产印机的速度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是问题,但却往往因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而受到客户的“排斥”。

  潍坊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同江的一席话更发人深省,他说,目前国产多色胶印机的形象太差,用户主要是中低端印刷厂,但凡有资金的印刷厂都不会选择国产机。为此,温顺如提出,为何印机企业不降低一个速度级别,不一味追求高速而专心把质量稳定性做好?提升了质量稳定性,相信以国产机的价格优势,肯定会有很好的市场。

  根据温顺如的观点,要提升行业技术,追赶世界水平不是仅靠印机行业就能完全解决,还需要配套设施和配套行业的完善。然而,目前很多产品的质量问题是出在工艺环节,在此环节上印机的投入恐怕不够。引用某位老专家的肺腑之言“搞基础建设就要耐得住寂寞”,印机行业的研发和技术改造也要耐得住寂寞。技术一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解决的问题,海德堡积累了多少年才达到今天的水平?国内的印刷机械企业的研发和积累“年龄”怕是远不能与其相比。

  此外,企业还亟须正视印机行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温顺如表示,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只是研发出一件产品,使用了一项新技术,也不是买几台国外机床,组装零件就可以了。即使社会风气浮躁,企业也不能只把技术创新当做一种口号。他考察过很多行业的科研状况,发现印机企业的科研条件非常薄弱,实验条件严重不足,科研平台和技术人才也很缺乏,这也是企业需要加大投入的领域。

[时间:2011-08-12  作者:海艳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