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印刷业

  在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印刷业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海外印刷业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应该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印刷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以此来夯实迈向世界印刷强国的基础。

  差距在劳动生产效率上

  2009年,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6367.73亿元,实现这一产值我们使用了404.86万员工,人均产值是15.73万元。按照可以看到的数据,2008年德国是17.4万印刷工人完成240亿欧元,人均13.22万欧元。换句话说:德国印刷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是我国的8倍多。

  劳动生产力所反映出的差距固然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有关,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有继续挖潜的余地。只要我们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上下工夫,在不增加设备与人力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实现产值的成倍增长。

  差距在创新能力不足上

  我国的印刷品这几年从美国背回了不少大奖,我国的印刷业也承接了大量的欧美印刷加工品,但整体而言,我们的发展还是在量的增长上多,在质的递升上仍显不足。尤其是对新工艺的采用、新材料的应用、新技术的开发,我们的闯劲不足,在开发上的投入尤显不够。毫无疑问,这中间有受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牵制的因素,但本质是创新的意识尚不到位,满足于过得去,而没有努力在开发创新上下苦功。

  有人戏称,现时的世界应该是美国出创意、日本加以细化、中国汇总集成,这样的产品最经济、最有生命力。这样说,当然反映了中国的集成能力和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倘若我们增强了创新意识,能够在他人提供样品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深化,推出新品,我们的产能与市场影响力岂不就更大?

  差距在自己的设备太少

  我们用于创造价值的基本设备大都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还显得太少。必须指出的是,近3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引进印刷机和其他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给予了减免关税的支持。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09年的9年间,我国引进的印刷机总量是8434台。可以这样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数量充分的设备,印刷工业就会有较大的变化。也因为如此,越南把印刷列为“能够超越性发展,直接进入现代技术”的6个行业之一,积极的发展印刷产业,与我们竞争海外印刷业务。

  从长远说,基础设备依赖于别国是会受制于人的,你的发展依仗于别人的进步;你通过生产得到的是小利,他通过设备出口得到的是高利;而且一味地依赖进口也会影响民族制造工业的发展。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我国印刷业的支持,也需要我国印机业的不懈努力。

  差距在员工队伍素质上

  我国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无论是员工的基础素质还是技能素养,他们的提高都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市里的年轻人,竞争意识强,但同时也沾染了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悄悄地消退,很难留在一线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工作,也缺乏对技术的刻苦钻研精神;即使员工愿意学习,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在培训上的投入也未必充分……员工素质上的差距,最终导致了产品质量上的差距,开发创新上的差距。
总之,在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强调“十二五”时期把提高劳动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是因为与发达国家比,客观上我们还存在这些不容忽视的差距;是因为我国印刷业提升劳动生产力的余地确实还很大;是因为我国的印刷产能早已大于市场需求,再在扩张规模上做文章势必导致竞争的更趋激烈;是因为现有的生产企业设备利用率还有相当空间,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是因为做好这篇文章,企业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最低;是因为这样操作符合“十二五”期间肯定要进一步加强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要求。

    期望提升印刷企业劳动生产力的工作是一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事,除了在控制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除了认真排查现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化解、改进;除了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别无他法。

  提升劳动生产力的工作既不是一件遥不可及、十分困难的事,但也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事。只要领导认准方向、持之以恒,必有收获。如此操作,企业幸甚、国家幸甚。

[时间:2011-08-09  来源:百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