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工业市场特点与前景展望

  中国印刷工业随着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从1999年起一直保持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集团化、区域化、国际化以及与国际同步的新技术研发实力,已成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典型特徵。依然强劲的市场需求必然推动中国印刷工业继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印刷工业还存在着普遍规模偏小、地区发展不均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克服现有不足,将是中国印刷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的统计资料,2003年行业总产值达2800亿元,比2002年的2550亿元增长10%。事实上,从1999年到2003年年均增长速度达10%以上。尽管2004年新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公布,我们通过印机行业2004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1-3季度,与2003年同期成员单位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对比表明,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数增幅都在17%以上,利润总额和利税增幅高达41.4%和34%。印机行业总体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产、销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出口额也明显增加,2004年1-3季度出口交货值完成32320万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62.2%;自营出口创汇3559万美元,同比提高61.3%,两项出口指标均创高水准。

  中国印刷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特别是轻工、家电等对印刷需求较大的行业快速发展,拉动了印刷业的快速增长。

  2. 中国印刷企业经过20馀年发展,具备了雄厚、稳固的发展基础,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

  3. 2003年中国印刷产品关税大幅调低,在加速进口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进而带动了国内印刷市场的扩大。

  4. 许多地方政府越发重视印刷业,将之定为重点行业,特别是基础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更是将印刷业列入区域发展战略之中。

  5. 印刷与包装行业的相互促进是发展的重要原因。

  集团化成为典型特徵

  按“十五”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中国印刷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吸引外资、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资产重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整合现有资源,走集团化、区域联合、购并重组之路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在专项技术上做到深度开发,发挥拳头效应;还有利于促进设备及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先进技术的重复引进、重复开发,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

  中国印刷集团的成立可谓这一特徵之典型。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是在新闻出版总署所属的原中国印刷总公司、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是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主要成员单位包括11个全资企业和5个控股及参股企业。新组建的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将实现印刷生产、科研、物流一体化,建成以印刷高科技为先导,科工贸一体,内外贸结合,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大型印刷集团,成为中国印刷的龙头企业。

  中国的印刷行业,从整体规模上,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较低;从结构、内在质量、整体发展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面对国外正规军的大举进入,中国印刷业的游击队很难抗争。印刷企业的分散化、小而全、低水平竞争严重影响着行业的竞争力。因此,中国印刷集团的成立,是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收购日本秋山株式会社,为中国印刷行业的并购、重组、规模化运作又提供了一条新路。中国印刷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这在印刷界还是第一次,其影响已远远超过收购本身。首先,有助提升国内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其次,可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再次,可以学习和借鉴秋山的管理经验,并可整合与嫁接其先进的技术;此外,增强国内外产品用户对中国企业的信心。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一年后,已经实现了盈利。

  实施国际化战略

  印刷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与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抗衡的能力,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在产品细分上更能满足多数客户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产品价格更贴近用户的需求。

  Drupa 2004是中国印刷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今届参展企业达32家,比2000年的Drupa展增加了10倍。展览会的展览面积也比2000年增加了8倍。产品覆盖印前、印刷、印后各领域,不仅涉及国内技术领先、市场畅销的产品,还有国际上最新流行的技术,如CTP、柔版印刷、数字化印刷等。

  积极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也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在2003年,北人集团与多家公司合资建立新的技术公司,如与意大利Monigraf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莫尼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与德国马贝格公司签定了关于加工和提升全套平张纸给纸机、模件给纸机及元件的合同;与日本郡是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人郡是有限公司生产堆积打捆设备。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北人集团公司的印后设备采取自我开发、参股、控股、合资等方式,也取得较快发展,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在行业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不但有力地提升了国内市场优势,同时也扩大了其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研发速度加快

  无轴技术是国际印刷工业最新研制生产的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敢于与国外知名企业竞争,并且以集群效应,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如今,继北人集团公司、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推出采用无轴技术的印刷机以后,陕西北人印刷机器有限公司、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也推出无轴传动卷筒纸凹版印刷机;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推出采用无轴传动的小滚筒卷筒纸印报机。其中中山松德“SDP650型无轴传动高速纸张凹版印刷机”通过中国包装总公司新产品鉴定。专家认为,该设备填补了国产卷筒纸张凹版印刷机在无轴传动领域的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以替代进口设备,为国产卷筒纸张凹版印刷机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推进,CTP成为体现印前技术实力的主要技术之一。国内也已有多家企业推出CTP设备,其中有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推出的聚酯版直接制版机、北京多元数码印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热敏版直接制版机,还有杭州科雷的直接制版机等。CTP将带来印刷作业方式的根本改变、效率的大幅提高、印刷成本的大幅降低。

  “三角经济”成主导

  中国印刷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徵极其相似,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中心也是印刷的龙头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都是如此。这是集政策优势、资金流向、对外开放、资源配置优势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印刷业已经形成三个比较发达的印刷区域产业带。

  广东近期力推“大珠三角”概念,以壮大珠三角的实力,从而增加进军国际市场的砝码。2003年,中国通过了“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定)(CEPA)”,包括印刷在内的17个产品从2004年1月1日开始零关税进入国内。珠三角成为该项政策最大的内地受惠者。珠港印刷业成为单向无关税的“自由贸易区”,利于构建大珠三角经济区外向型、国际化的印刷生产中心。

  上海极力打造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综合印刷势力群。上海包装印刷城的兴办、亚洲包装中心落户长三角,结合长三角发达的制造业的配套与分工、上海对外资的吸引力等有利条件,加强区域内合作,长三角可能成为中国印刷业最有潜力的增长地区。

  北京则在完善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商机以及出版印刷的区域优势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作联动效应。

  中国印刷外向型经济比重的提高、中国印刷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中国印刷制造业创新能力及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都取决于上述区域是否有更大的发展。因此,三个区域在全国印刷业的比重还会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直接制版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以及网络化、数字化的进一步渗透,印刷三角在中国总体印刷业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稳固。其在技术应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将越发明显。西部地区印刷业,与三个三角地区的差距有被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专家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会保持在7%以上,出口增长在20%以上,从而对印刷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而产品印刷包装日趋高档化,附加值日益提高,也给印刷业带来较大市场机会。近几年包装印刷所依托的轻工、食品、饮料、制药、家电、玩具、服装、化妆品、乳品、香烟、酒类等行业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特别是乳品、制药、化妆品更以接近20%的速度递增,玩具、服装出口近几年的持续增长也对包装印刷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对包装印刷的需求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其强劲的需求带动包装印刷产品的急剧扩张。

  专家预测,与印刷密切相关的报纸、期刊以及包装印刷业在2005年都会有更大的发展。

  预计2005年报纸总印数将达到935亿印张,折合用纸量达235万吨。预计至2010年图书种数、总印数、总印张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7%,用纸量达到219万吨;期刊总印张、总印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5%,用纸量达到41万吨。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五”末期学生课本将全部采用彩色课本,儿童图书的彩色精装比例将加大,用铜版纸印制各类精装图书比例也会增大。预计包装印刷业产值每年递增10%,2005年达到8052亿印,2010年为12968亿印,市场前景广阔。

  三大障碍急待解决

  尽管中国印刷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印刷市场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中国印刷企业普遍规模小。2003年中国印刷工业产值为2800亿元,从事印刷的企业数多达9万馀家,平均每家企业产值仅300馀万元,劳动生产率极低。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印刷企业总量过剩。不控制印刷企业总量,就会形成低水平竞争,恶性价格竞争,限制行业的技术进步,降低印刷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危害行业的发展。

  从布局来看,目前,中国的印刷业在区域上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区域中心的印刷势力群。并且,各区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仍有望得到提升和壮大。但中国西部、中部、东北部还处在薄弱状态。引导外资和东部地区印刷企业投资西部,可有效促进全国印刷业的均衡发展,也可保证东部印刷行业升级。

  创新能力不足是印刷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掌握印刷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很少,导致国内产品在功能、质量、效率方面与国外知名品牌差距很大,产品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不高;外销比例小,印刷机械的出口不足进口的十分之一。说明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

  全面提升中国印刷产业

  面对发展机遇与固有不足,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压力,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印刷工业要获得大发展,必须重点抓以下方面:

  立足科技创新

  过去,中国包装印刷工业每前进一步,都抓住了世界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先机,及时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融入到行业发展中。进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进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包装新材料的不断研发,都将拉动中国包装印刷工业实现不断跨越。

  印刷是一门资金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技术设备先进的行业,企业必须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推行大强小专

  针对包装印刷企业“小而散”的现状,积极进行集约化整合。一方面通过合资、参股、收购等整合手段,集聚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体系,取得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由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引航,扩张和拓展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和技术进步,走美、日等发达国家小型包装印刷企业区域化、专业化、边缘化的企业群体共存共赢的发展道路。

  按照包装印刷企业功能不同,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从“大强”、“小专”两种模式构筑集约化、专业化、创新型的包装工业新格局。

  培养人才队伍

  在一个以质取胜的时代,人才成了决定因素。人才观念、人才素质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通过培训、招聘和选拔,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技术人才队伍,为包装印刷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援。

[时间:2005-04-05  作者:造纸印刷  来源:造纸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