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从2010年起启动了新时期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全面建设工作。
在刚召开不久的“2011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在部署相关工作时表示:北京市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批有核心技术的新兴产业链条,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京的转化和产业化。闫傲霜还指出:北京市将通过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鼓励和支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国家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的确,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始终是北京市科委的主要着眼点。
众所周知,印刷产业的环境成本十分高昂。然而北京的一项新兴技术却能够让印刷工艺变得洁净无味,从而开辟了巨大的商机。
在中科院化学所的一间展览室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给记者展示了神奇的“印刷”过程:在一块看不出任何字迹的金属板材上,先倒一层水,然后再涂上墨,就会出现我们平常看到的印刷字体,这样的版就可以直接用来印刷。
奥妙就在于特殊的印刷板材和转印材料。宋延林介绍道,传统的印刷技术基于感光成像的原理:排好的版经过激光扫描到胶片上,胶片经过曝光、显影、定影,得到底片,再经过曝光、显影和冲洗,得到印版。
这一过程需要两次显影,过程繁琐,而且使用的显影液等化学物质会产生大量污染。而且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设备和耗材价格昂贵,让国内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
对纳米材料颇有研究的宋延林及其团队发明了这种全新的印刷制版技术。简单说来,要实现高精度的印刷,就必须形成图文区与非图文区清晰的界面,亲油和亲水界面要有足够反差。将印刷表面进行纳米结构处理,不仅可以实现版材的超亲水,而且可以有效调控图文区域的浸润性,避免了图文区和非图文区因反差不够导致的糊版现象。
北京市科委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组织产学研用各方共同推动该项技术在京落地转化。北京市科委整合中科院化学所等研究力量,组建了北京市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首台绿色制版商业用样机;并积极组织产业合作、推动示范应用、落实产业化实施主体,组织相关单位在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产业化基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摒弃了感光成像的思路,有效缩短了制版流程,大大降低了制版成本;且制备过程无需避光操作,克服了感光冲洗过程中的化学污染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称,绿色制版技术有可能让印刷业“弃暗投明”。
业内人士预测,这一技术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效益。绿色纳米制版技术将带来印刷行业在技术、商业、运营等方面的变革。
一项着眼于未来的技术成就,由于北京市科委的慧眼识珠,得以加速进入公众的生活。
[时间:2011-07-15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