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东升:新媒体时代如何拯救报纸

新媒体报纸

  7月13日下午,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中国新闻社资深编辑、记者、中国国内早期知名传播学研究者之一、范长江之次子范东升带来了一场名为“新媒体时代如何拯救报纸”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林爱珺教授主持。

  范东升院长从2008年欧美报业的大衰退为开头,运用多个表格、数据和图像展现了这场报业大危机的影响。“如何认识这一场危机,采取何种应对政策,是决定全球传媒业未来命运的严峻挑战。”范院长认为:“美欧报业的大危机不仅使传统报业加快走向衰落,并将大大加速全球传媒业的大裂变。”

  对此,范东升院长提出了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1、回顾过去十年,美欧报业究竟误区何在?2、报业数字化转型为何举步维艰?3、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拯救报纸?

  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范东升院长指出“‘注意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稀缺资源,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媒体为了获取客户的注意力需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通过提高成本带来的访问量的提高却不能带来与之相应的收益,则是‘注意力不经济’的行为。”

  同时他在对当前的传统经营模式的内在冲突进行分析的时候指出,许多报业在竞争压力下,被迫改变传统经营方式,造成盈利模式的扭曲和内在冲突。而首当其冲的是网络信息的免费供应。“同样的信息,在这里收费却在那里免费,这种营销模式是绝无仅有、自相矛盾的,无异于承认媒体价值的贬值”。同时,他提出“网上的免费制最终必将毁掉传统印刷经营模式”。

  他用《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闻日报》、《纽波特每日新闻》等案例阐述了报纸的网上收费的可行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在说到《纽约时报》收费制一波三折时,他用“杀熟”这个词形象地阐述了《纽约时报》的收费对象为其忠诚度较高的用户。

  在探讨收费可行性时,他又提出了“联结等于价值”的观点。他对“联结”一词进行了再解读,他认为有联结才有价值,“未来十年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目标是建立新的经营模式,其中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新媒体的发布平台和终端上建立与用户的紧密‘联结’”。

  通过对联结度的测量和对当前技术的分析,他以ipad为例,阐述了新型信息发布平台和显示终端对于新的经营模式创造了新的机会。他介绍了ipad的开发战略,同时也用手中的ipad和《The Daily》报进行了现场演示,并指出中国的ipad报纸在联结度上的缺失。

  范院长在互动环节中回答一位同学的提问时表示“纸质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它不会马上衰亡,但是其影响力会降低。”

  在对这场演讲进行点评时,林爱珺教授指出:这是一位老报人和研究者所进行的一场理性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讲座。传统纸质媒体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而对欧美报业的变化的探讨也对中国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在结尾时,林教授如是说。

[时间:2011-07-14  来源:互联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