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新房 寒夜摇滚子印出的创刊号

大众日报

  沂水县王庄村,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这里是被称为华东小延安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的脚步,这里还是《大众日报》创刊地,是大众日报名副其实的根。

  历史不会忘记,1938年冬天,结婚三天的云头峪村村民牛庆禄、刘茂菊夫妇腾出他们的新房,成了刚刚诞生的大众日报的印刷所。1938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寒风裹着雪花吹进屋里,工人们在刘茂菊家两间简陋的屋里通宵忙碌,1939年1月1日,用手摇机器印出的2000份《大众日报》在这里诞生。

  历史不会忘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众报人一边积极宣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边组织群众拿起枪杆反扫荡,在与敌人的斗争中,530余名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在中国报业史上乃至世界报业史上也极为罕见。

  历史不会忘记,为了大众日报的诞生和发展,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群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保卫大众日报,160多位好乡亲在敌人扫荡中,为了埋机器、藏纸张而牺牲。

  70多年后的今天,当记者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圣地,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仍不禁一次次地被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继的革命气概和英勇事迹所感动。

  旧址探访

  20多平米草房就是印刷所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夏蔚镇创刊,编辑部就设在王庄村,而印刷所则在8里之外的云头峪村。70多年过去了,大众日报创刊地如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2011年6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进行了探访。

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所旧址,刘茂菊的儿媳妇狄元梅定期打扫这处革命旧址。

  让出新房没有一点犹豫

  推开一扇木门,房子的主人狄元梅带着记者来到了院子里,正面是三间瓦房,院里摆着一个石磨,东面则是两间老房子,石头砌的墙,草盖的屋顶,当年这两间房子就是大众日报创刊时的印刷所。

大众日报创刊号就是在刘茂菊家的房子里印出来的。

  打开房门,只见20多平米的屋里摆放着一台印刷机,还有桌椅等简单家具,一个黑色的大木盒子倚墙而放,木盒子又被分成一个个的小格子,格子里面放着的就是排版用的铅字。“虽然是后来搬过来的,但这些都是当年报社用过的一些东西。”狄元梅介绍说。

大众日报曾使用过的印刷机。

  她告诉记者,当初,这两间房子原本是公婆的新房,在做印刷所时,婆婆刘茂菊和公公牛庆禄结婚才刚三天,当时公公牛庆禄是村里的负责人,听说大众日报需要找一个印刷所时,考虑到村子的位置比较隐蔽,牛庆禄便和刘茂菊商量,刘茂菊一听这个事情,立即主动将新房腾了出来,搬到堂屋和自己的婆婆同住。

  “我婆婆出身不是很好,但是思想很进步,有人就说她出身不好,革命性不强,婆婆很不服气,就说"出身不好怎么就不能干革命?我还要比你们做得更好。"狄元梅说,这件事对婆婆的影响比较大,后来她还常常提起。婆婆很要强,思想确实很积极,所以在让出新房做印刷所的事情上,婆婆没有一点犹豫和怨言。“婆婆是明白事理的人,印刷报纸是大事,她当然明白该怎么做。”

  走到哪里都会惦记这里

  虽然大众日报在刘茂菊家里印刷了6个月,但她却始终没见过报纸到底是怎么印刷出来的。据狄元梅介绍,其实当时婆婆也很好奇。但公公牛庆禄坚决不允许她踏进印刷所半步,也不准打听更不准偷看。

  “当时印刷报纸是要严格保密的,主要是怕被特务知道了,第一天印刷报纸的时候我公公就在外面站岗,之后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在院外站岗放哨,一有什么情况 ,报纸随时准备转移。”狄元梅介绍说,报纸基本都是在晚上印刷,印刷出来后,马上就会被人用担子挑走。

  后来,印刷所的工人在屋子里做饭,牛庆禄才渐渐允许刘茂菊到屋里帮着收拾一下,干点洗洗刷刷的活,但绝对不允许打听印刷报纸的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六个月之后,印刷所搬走了,但刘茂菊老人却对这段历史念念不忘。“我婆婆在世时经常提起当年的事情,每次说起来精神头就特别好。”

  “这个老房子是我老奶奶在世的时候买的,之后是我奶奶,再到我婆婆,然后到我,我们家好几辈人都住在这里,过去的样子我不知道,但自从婆婆住在这里,基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盖房子用的都是从山上采来的石头。”狄元梅介绍说:“大众日报这么大的一张报纸,最开始是在俺家的房子里印刷的,这是俺家的自豪,走到哪里我都惦记这里。”

  现在,狄元梅住在旁边的三间瓦房里,这是大众日报社1991年给她修建的新房子。虽然住进了新房,她却始终割舍不下那两间老房子,每天路过老房子,她都要深情地看上几眼,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来院子里打扫一下,拔拔草、扫扫灰。

  “这个院子几十年没变了,原来什么样现在就什么样,几乎没动过。”狄元梅介绍说,除了老房屋顶上盖的草翻新过,漏雨的地方盖了些瓦,正房门前的台阶和两侧的石板,以及连接正房和东侧房子的地面石板,全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在堂屋外面,粉色的小花簇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花球,圆圆的叶子在雨水中显得愈加鲜亮,老屋虽然经久未变,但花儿却年年盛开,“这些花儿有几十年了,从我22岁嫁过来的时候就有,那个时候只是在西边的窗户下 ,后来就慢慢地长,你看现在都长到院子里了。”狄元梅说,她也说不上这些粉色花儿叫什么名字,她一直叫“臭蒲”,不碰没什么味道,一碰花儿就会散发出味道。

  舍不得老房子不愿离开

朱风兰老人给记者展示当年款式的鞋袜。

  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参观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所旧址,为了保护这两间草房,狄元梅在院子的木门上上了锁,当年做印刷所的东屋也上了锁,每当有人来参观,狄元梅就打开门,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有时候我出门不在家,就怕有人动了屋子里的东西,所以就在门上上了锁。有时候来参观的孩子很好奇,我就怕他们随手把铅字给拿走了,这些东西都很珍贵,破坏一点我也会很心疼。”

  据了解,2001年,刘茂菊老人去世后两年,狄元梅的丈夫因脑溢血去世,她的儿子几年后被查出脑瘤,虽然大众日报社全力捐助,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突如其来的变故给狄元梅不小的打击,女儿希望她去沈阳同住,但她却想守着老房子。“有人来参观我还要开门,给讲解一下,我不放心,也舍不得这个老房子,这里就是我的家。”狄元梅深情地说。[next]

  村民讲述

  寒夜摇滚子印出创刊号

  在王庄村大众日报编辑部旧址,展品中有一幅《大众日报》创刊号复印件的照片,创刊号共有四个版,刊登了消息、通讯、启事、广告等共74件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据了解,报社创刊时只有三台老式印刷机,一台圆盘印刷机,一台石印机,而印刷报纸用的是手摇印刷机。1938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正值寒冬,屋外飘着大雪,屋里却干得热火朝天。冰冷的寒风裹着雪花从墙缝里、门缝里灌进来,排版的工人冻得都拿不住铅字,摇滚子的工人手也冻麻了,但这并不能阻挡工人们的热情。

  由于手摇印刷机很沉,摇起来很费力,滚子摇三圈才能印出一张报纸,一个人摇十几份报纸就要换人,于是六个印刷工人就两人一班,分成三班轮流作业,连夜摇滚子。据了解,当时报社共有五六十个人,就是采用这种歇人不歇马的方式,1939年1月1日,2000份大众日报就与读者见面了。

  1939年,云头峪村的张世修只有20岁,大众日报创刊号印刷的当天晚上,他就是在场的印刷工人之一。如今,张世修老人已经92岁了,耳朵背得厉害,但对于当年在印刷所工作的事他还依稀记得,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些细节。

  “在印刷所干活那会,我20岁,印刷机都是手摇的。”张世修老人断断续续地向记者讲述了那段经历:“当时冬天,屋里很冷,还下着雪。”由于听力下降,思维也变得迟缓,张世修老人已经不能完整地叙述当时的情景,但村民们告诉记者,在年轻的时候他常和邻居们聊起自己当年在印刷厂工作的情景。短短几个月的印刷工生涯,让张世修对报纸有着特殊的感情,没事时他喜欢拿张报纸看看。

创刊地编辑部曾使用过的电话等设备。

  红色记忆

  拿起笔写稿,端起枪战斗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后,急需一个阵地来宣传分局的大政方针,大众日报作为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就应运而生了。

  由于物资缺乏,大众日报社成立时连个像样的编辑部也没有,第一任社长刘导生和总编辑匡亚明就在借来的民房里办公。

  然而,创立大众日报面临的主要困难还是人才问题,当时几乎没有人懂得办报。“大众日报社刚成立那会,匡亚明是唯一办过报纸的人,于是他做了总编辑,其他人都没有任何经验。”沂水县委原党史研究室主任71岁的窦现诺介绍说。

  当年,沂水县当地爱国知识青年创办了一张民间油印小报,起初时候叫《民声三日谈》,后来改名为《青年报》。刘导生亲自到了《青年报》做动员工作,就这样,《青年报》的十个热血青年带着办报用的设备一起加入了大众日报社。

  《青年报》一行人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人才问题,还带来了极其重要的物资。“那个时候物资也是十分缺乏的,尤其是他们带来的两台电话机,一台放在王庄的编辑部,一台则放在印刷所里,两个地方相距七八里地,排版、校对有什么问题打个电话就行,很方便。”窦现诺介绍说。

  报纸在印刷出来后,先是由云头峪村的一个村民用扁担挑到8里之外的王庄,然后再由另外一个村民骑着自行车发往新泰、东里店等地。“1939年的时候,自行车很少见,报社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就成了发行工具,谁也捞不着骑,交通员就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各地送报纸。”窦现诺介绍说,大众日报刚创刊的时候,日本鬼子还没有在沂水建立据点,交通员送报只需要提防国民党顽固派,环境相对比较安稳,但随着鬼子不断来扫荡,办报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了。

  大众报人既是办报队,也是战斗队,在反扫荡的时候,大众日报社组织了游击大队,一是为了保卫报社,再就是发动群众反扫荡。和敌人遭遇是常有的事,大众报人放下笔杆,拿起枪杆又投入到和敌人的战斗中。

  1941年10月,日军调集了5万兵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11月下旬,大众日报第一战时新闻小组被迫转移,11月30日拂晓,走到大青山时,不料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新闻小组在战斗中被冲散了,这就是山东抗战史上最壮烈的“大青山突围”,同时也是大众日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牺牲。在这场战斗中,30多位同志除个别人突围外,其他全部壮烈牺牲。

  为了保卫《大众日报》,大众报人和老区的群众不惜牺牲了自己生命,160多名好乡亲在扫荡中为了埋机器、藏纸张而牺牲,530余名报人为了宣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在中国报业史上乃至世界报业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根据地缺乏物资,油墨、纸张、铅字都是通过地下党从济南、泰安等地历尽曲折弄来的。“虽然当时有一些铅字,但还是不全,刚开始的时候还不会铸字,就用木头刻字排版,后来慢慢就自己用字模翻字。”据窦现诺介绍,翻字就是把铅熔化了,然后倒到字模里,就形成一个翻着的字,就成了一个铅字。

  有一年夏天在转移的时候,铅字装在一个箱子里,放在小车上推着过河,没想到碰到河里的石头,小车一颠簸箱子翻到了河里,铅字全都撒出来了,一个个铅字散落在河中,有些还被河水冲了,而转移的时间又很紧张。得知这一情况后,村民们立即组织到河里捞铅字,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把铅字全部捞了出来。

  据了解,转移时印刷机太沉,带不走,就被拆卸开,在群众的帮助下全部埋了起来,部分铅字也被留下了。后来在整大寨田的时候,村民还挖出了当年使用的一些铅字。

  首任总编魂归云头峪

  一块圆锥形的巨石挺立在云头似的崮顶上,远远望去像一座丰碑,沂水县夏蔚镇的云头峪村因村北这一巍峨挺拔、形状独特的山崮而得名,而在此诞生的《大众日报》更让云头峪名声远播。

匡亚明同志的墓碑。

  “这棵松树下面就安放着匡老的骨灰。”6月24日,记者来到了匡老的墓前,只见墓碑上写着:大众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同志骨灰安放处。天空下着小雨,雪松也已经从小树苗长成了大树,繁盛的枝叶上沾了细小的雨滴,周围的柏树也格外翠绿,一阵风吹来,松柏发出沙沙的响声 ,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1996年12月,匡老逝世时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安放在云头峪,也没有按照当地风俗起坟,而是栽了一棵雪松苗,名曰树葬,周围则种上了一圈柏树。

  “匡亚明骨灰安放在云头峪后,为了保护好那里的一草一木,我就找到了王恒允来守墓,当时老人欣然答应了。”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介绍说,老人一守就是十多年。在匡老墓旁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处很小的房子,大约四米长、三米宽,从1997年一直到三年前,这就是王恒允老人十几年的住所。

  已经快80岁的王恒允是云头峪村的村民,记者采访时,由于身体不好,他已经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那时候我还不到十岁,大众日报在我们村的刘茂菊家里印刷,我经常到印刷所里玩,匡亚明总编辑人很和蔼,有时候还抱着我坐在他腿上。”由于当时年龄并不大,王恒允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匡亚明他们为了打鬼子、解放全中国,死都不怕,我现在就是为他守守墓不应该吗?算不了什么。”王恒允老人在守墓人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身体越来越差才回家休养。

  为防特务,娶媳妇也要开条

  “白天不得闲,夜晚来纺线,纺线纺到三更天,受累俺不嫌。”在沂水县夏薇镇王庄村,86岁的老党员朱风兰又唱起了当年的歌谣。

  1939年,山东分局就设在他们村,朱风兰住的地方离山东分局旧址并不远,当年她曾经常到这里开会,对大众日报编辑部也颇为熟悉。“在我们眼里,他们都是文化人,那是很厉害的,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办报纸的,但因为办报纸是需要保密的,不能随便打听。”

  朱风兰十八岁就当了“识字班”班长,十九岁就入了党。当时,为了提防特务渗透,“识字班”的姑娘们要轮流去站岗。“去娶媳妇都要村里开条,没有条就不让进村 ,媳妇也就娶不成,就这么严格。”朱风兰说。

  有一天下午,正巧轮到朱风兰值班,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女乞丐。“我问她要条,她说话有点结巴,说她没有,她就是个要饭的。”虽然这个女乞丐百般请求,但朱风兰坚决不让她进村,并把她领到了办公室。“后来组织上发现,这个女的竟然是特务,刚开始的时候她就是在装傻。”朱风兰说。

[时间:2011-06-29  作者:陈美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