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如何能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

    一、要抓住开放的机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及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价格以及地方政府的开放政策优势。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做人的意识推动了珠三角印刷业发展,为此成为香港、台湾、世界其他制造业外移的主要承接地,20年来,以深圳、东莞、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电子资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塑胶制品行业已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有些甚至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2003年广东实现GDP13450亿元,比同期增长13.6%,经济增长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其中印刷业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省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5000家,占全国总量大约15%,从业人员近50万,2003年印刷工业总产值是486亿,约占全国同行业的1/5强,固定资产总额大约是598亿,其中珠三角的印刷业更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印刷出版正向多色、高速、数码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印刷已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强的印刷基地之一。最近省政府决定将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国际性印刷中心,纳入到文化大省的建设规划,并加紧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协调相关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指导,加快印刷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推进珠三角世界印刷中心的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先生最近在东莞的会议上说,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印刷界更加关注行业的发展,希望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政府对行业管理的政策,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要求企业认清发展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对印刷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提出四个问题:

    1.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产业发展;2.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方针;3.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4.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并总结了我国目前印刷业的主要特点:

    ①区域性印刷产业带正在形成,其中以广东为重点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江浙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两个区域性印刷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以京津为重点的环渤海经济区内印刷业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印刷中心。

    ②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印刷业的步伐不断加快,据估计2002年新批准的三资企业为98家,投资总额达到5亿美元,2003年又新批准了84家,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蓬勃发展的印刷产业带内,同时也在向西部地区延伸。

    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采用CTP技术和商业轮转机为标准的新一轮技术改造,正在全国展开。

    ④多种经济成分的印刷企业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我国印刷业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三资印刷企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企业要有紧迫感,抓住机遇,用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发展印刷产业。

    在以上情况下,作为印刷业无疑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动和面临强大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在世界范围内,珠三角的印刷业已影响巨大,在这种机遇面前,对企业的自身改造和加强管理,将管理提升到企业全面信息化中去。以此通过企业内部重组、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这样才能够有形成世界印刷中心的筹码。

    二、要稳固现有的基础优势

    珠三角综合条件优越,印刷业已有很好的基础,在世界同行中已经是先进的。珠三角地处祖国的南部沿海,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大市场的主要门户,是中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通道。珠三角形成了集港口、机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及信息网络,使珠三角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具备着优势。现在珠三角的印刷企业很发达,无论从公司的分布与规模,还是印刷设备均属世界领先地位,最先进的印刷机、CTP科技,以及印后加工设备等已得到广泛使用,形成了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新格局。网络化使得更加有效的印刷生产成为现实,实现了快速开放的资讯交流,并可以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从现有的资源和投资中获取更高的价值。

    三、要利用好现有的市场条件应对挑战

    从印刷的产品种类来说,现代教科书、精装书、玩具书、书刊、彩盒包装、精品盒、水墨印刷的制品在珠三角的印刷产品占有较高的比例,印刷纸制品已经在全球,特别在欧美地区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珠三角的印刷产品在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在这一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市场条件,将印刷行业形成一种珠三角区域性良性协调、高效规范的发展新格局。

    印刷业是一项较大投资的支援性企业,是一种包容众多领域的服务性制造业,在包装及装潢印刷方面,是非常被动于其他制造业的需求,故珠三角一带在政策上,一定要令其他的制造业保留在本地的发展,才能令印刷业继续投资。因为目前书刊的印刷仍存在很多政策上的规定,如书刊印刷的经营许可证,承接境外出版物的审批制度,及申报过程,以及外资投资企业的增资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有关印刷企业的发展,令国内、外投资者却步。希望政府在政策上,可以想出一些宽容的方法,以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更有利于扶持印刷业在珠三角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的发展。

    目前,日本、东南亚等也在采取应对之策,与中国争夺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国内外各种竞争压力下,曾经走在印刷行业前头的深圳及珠三角面临严峻的挑战,采取有利措施巩固和提升本地制造业,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提出四个问题:

    1.以珠三角地区作为试点,政府在政策、行政银行融资上提供支持和协助,例如尽量减低运作成本,确认印刷为高新科技行业对港、澳、台商在CEPA基础上,以零关税鼓励进口多色印刷机,减免印刷胶片、版材的关税,放宽现时外商投资印刷的规管。尤其对出版物印刷企业的限制,容许独资经营,已经成立的企业亦准予增资,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协会的功能、发挥政府的低息贷款作用。

    2.吸引外国印刷设备生产商,在珠三角地区设立科研中心,借此,提升国内的设备高技术含量。

    3.在珠三角地区举办世界性的书展、印刷和包装展及有关机械材料展览会。

    4.提供有关印刷业技术资格培训、讲座及印刷业管理研讨会,及争取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议。

    5.协助印刷企业在海外的展贸会推展业务及学习交流。

    澳门在2004年10月与大陆签订“更紧密经贸合作安排”在澳门生产的印刷品亦将会列入免关税的项目,同时澳门为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解决澳门劳工就业,已经向中央申请在珠海澳门边境之间设立“跨境工业区”,面积约40万m2,可享受自由港或补税区政策,本地人员的比例约为15%—20%,这样可大大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另政府也有意将澳门路环联生产工业区扩大以应付CEPA生效后的需求。这样,澳门的印刷行业可联合珠三角,扩大业务的区域,同时可享受富有弹性输入劳工的政策,业界还可以考虑在澳门成立离岸公司享受离岸税务豁免,港珠澳大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如能尽快得到落实兴建,珠三角的进出口交通运输环境将大为改善。

    为了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原材料专业市场是制造生产配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原材料专业市场可以通过带动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等促进制造业发展,对在珠三角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将起到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企业诚信,完善企业信誉的监督制度;加强技术培训与技术资格认证;进一步推动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实施,利用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样珠三角离世界印刷中心则越来越近。

[时间:2005-03-16  作者:李苏平  来源:广东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