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楼举办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是希望从历史典籍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自。据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有28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6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版活字印刷术名列其中。
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公认的是北宋布衣毕昇,在《梦溪笔谈》中对毕昇的泥活字制法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展览上展出了元大德九年此书刊印本,这是现存典籍中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的。
在毕昇之后,另一位对活字印刷术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当属元代的王祯。王祯(1271-1368),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元贞元年(1295)至大德四年(1300)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所著《农书》为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此书明清以后,有很多刊本。其内容包括《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几乎包括了传统的所有农具和主要设施,图文并茂,农具史料尤详,后代农书中所述农具大多以此书为范本。王祯任旌德县令期间,以所记述的方法请工匠创制了3万多个木活字,在大德二年(1298)试印过《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百部齐备,效率很高。本书所附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为后人了解木活字刷印的流程留下了翔实的资料。
王祯制作木活字排版的方法,主要内容有:①写韵刻字法。按韵别写字样,贴于板上刊刻。常用字增刻字数。共约3万余字。②锼字修字法。把板上已刻字锯开成单字,修齐,以“准则”统一大小高低。③作盔嵌字法。把木活字依韵放入木盔(专用木制盛器),并排在转轮排字架上。④造轮法。制造木质转轮排字架,推动转轮,以字就人,便于取字、还字。⑤取字法。排版时,一人读字号,一人从轮上取字。⑥作盔安字刷印法。把木活字排版在一块平板(四边有栏)上,用小竹片等填平稳,然后顺界行纵向刷印。
展览所展示的《农书》为清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木活字印刷术在清代应用甚广,武英殿前后共刻制25.35万个大小枣木活字,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丛书收书134种,2300多卷,是历史上制造木活字数量最多的,其中所收《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记载木活字制作及印刷技术,比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更为详尽与规范,总结古代造字、刻印工艺的同时,将各道工序一一绘图,加以说明。这是继《梦溪笔谈》、《农书》后论活字印刷方法的重要著述,堪称活字印刷的巅峰之作。
[时间:2011-0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