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故宫生意,仿真印制小菜一碟

一鼎轩公司 故宫 仿真印制 衍生产品

  近来建福宫成为“故宫风波”中人们争论的焦点,事实上与故宫名目繁多的公司群相比,建福宫只是“小菜一碟”。故宫还与其他企业合资组建了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故宫宫苑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有太多看不见的生意。

  1. 公司成群

  近年来成立过数家公司,在故宫博物院的30余家组成机构中,北京故宫宫廷文化有限公司的中方出资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是有着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据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介绍,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系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目标是“逐步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该中心“在对外合作中经授权代表故宫博物院作为签约主体”,其职责之一是“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服务之中,积极创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持文博事业的发展”。

  据记者查证,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成立于1952年,前身系数十年前为广大游客所熟知的“故宫商店”,主要在紫禁城内为游客提供食品、照相服务。上世纪80年代恢复工商注册登记时,其性质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有80余名职工。

  2. 故宫生意

  我的“地盘”我做主

  显然,类似公司并不是故宫的全部收入来源。门票是故宫最为可观的收入之一。 2011年5月11日,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接受采访时透露说,故宫参观人数每年递增近一成,2010年已达1200万人,门票总收入已维持在5亿元左右。

  将“地盘”用于商业化运营是故宫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模式,例如用于会展、开演唱会等。

  此外,故宫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生意,例如利用藏品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除了获取版权费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分成方式。例如,以故宫35件瓷器藏品中的11款仿制的“故宫专造”限量版瓷器,标价为2800万。

  再如2001年12月起,故宫博物院和一鼎轩公司合作,对故宫馆藏古书画进行仿真印制,1万幅仿真作品推向市场后以8000元到1.2万元不等的价格限量销售,算下来销售收入约为1亿元。

  3. 故宫“财源”

  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社会捐助

  故宫收入和支出是两条线分开的,门票收入上缴财政,然后根据年预算拨款。

  此外,还有2002年成立的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故宫每年得到的该笔经费为1000万元。

  社会捐助力量也为故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引起争议的建福宫,就是由香港地产商陈启宗捐款1400万美元修复。

[时间:2011-05-26  作者:必胜网整理  来源:半岛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