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造纸印刷产业异军突起

福建泉州造纸印刷

  从泉州湾畔到戴云山下,五大战役项目工地上,建设场面热火朝天。

  在“打好五大战役、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声中,经济总量排名福建省第一的泉州市,干群一心,政企合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大市阔步迈向经济强市,一座面貌一新、气象喜人的环泉州湾中心城市,生机勃勃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统计显示,2010年泉州市实施五大战役项目1628个,总投资55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2011年计划实施五大战役项目2143个,总投资8292亿元,年度完成1102亿元。2011年1至4月,泉州市已完成投资3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5.7%。五大战役有效提升软硬实力,为泉州跨越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

  加快转型升级

  现代产业基地迅速崛起

  泉州是制造业大市、中国品牌之都,鞋革、服装、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是泉州经济快速崛起的活力源泉,也是彰显着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媲美的“泉州模式”的底气与内涵。

  传统制造业能否转型提升,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技改扩建、品牌塑造、深化管理,泉州制造业不断自我磨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集体展示出行业新气象。100多家企业摘取中国驰名商标,做大做强,成为行业标杆。百宏、泰亚、纳川管业等20多家企业成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如今,泉州上市公司数达66家,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资本市场的“泉州板块”引人注目。泉州首家在港上市的民企、国内生活纸业巨头恒安集团首席行政执行官许连捷认为:“泉州企业涌现的上市潮,让许多出身‘草根’的企业,大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思路更开阔,经营手笔更大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国际企业。”

  石油化工、信息光电、装备制造、造纸印刷等成长型产业也异军突起,迅速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蜕变。

  在一场来自全球263家太阳能电池企业角逐的竞标大赛中,福建钧石能源公司一出手就独揽450兆瓦的业务大单。不久后,“泉州创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安装在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商旗下300家店面和所有配送中心的屋顶。

  南部的南安,在巩固石材、水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光电产业园和装备制造基地联手崛起,成为福建省重点产业基地。

  永春县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时机,投资15亿元规划万亩轻工基地,建设轻纺园、特色食品加工园、轻工机械制造园三大园区,打造现代工业新城。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驻轻纺园,投资总额50亿元。

  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是泉州的产业发展战略。为此,泉州市制定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实现超百亿元企业15家以上,实现超千亿元产业集群5个,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大气魄、大手笔、强举措,让泉州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宏图大展,世界纺织鞋服基地、石材产业基地,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快速崛起。[next]

  城建提质提速

  环泉州湾现代城市框架形成

  站在泉州高铁火车站门口,向南眺望,一条宽阔的站前大道宛如游龙延伸到与晋江交汇的岸边,与之交接的站前大桥正加紧施工。站前大桥建成后,高铁车站出来的旅客可直接越过晋江,通向晋江、石狮、南安等经济活跃的泉州南部区域。

  泉州城市依晋江、洛阳江而建,穿城而过的江水,让这座城市充满灵气,而座座跨江的桥梁,扩张了这个城市的肺活量。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大桥、顺济大桥、刺桐大桥的建成,密切了江南江北的联系。“十一五”期间,泉州城的版图在扩张,桥的建设随之加快。2008年,连接丰泽和晋江的晋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泉州母亲河上第一座现代化的斜拉桥。

  如今,跨越晋江的泉州高铁站前大桥、田安大桥在加紧建设,泉州湾跨海大桥也正在紧张施工中。一座座大桥,如横卧江海上的一道道彩虹,把泉州推向一个环湾面海的新时代。2010年实施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确定城市规划区总范围2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980平方公里,重心指向泉州湾。截至2010年底,环泉州湾区域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泉州市城镇化率达60%。

  2011年,泉州以“城市建设管理年”为契机,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加快实施一批促进环泉州湾区域同城化项目,将建成站前大桥、田安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东海隧道,后渚至城东片区干道,站前大道,届时,泉州东、西、南、北各大组团将连成一片,形成整体推进、环湾发展的气势,泉州湾周围将形成城乡同城、陆海一体的都市圈。

  同时,泉州大力提升城市功能,规划建设东海、城东、江南、北峰、晋江滨江五大总部经济区,力争经过5至10年努力,基本形成“总部企业聚集、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带。

  一年见成效、三年上新台阶、五年大变样,让企业、市民感受到泉州实实在在的变化。数据显示,泉州2011年计划实施城建领域项目226个,总投资6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9亿元。城市建设在提速,城市品位也悄然提升,正形成城建促产业、产业带城建的良好局面。

  突出对台优势

  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环境优美整齐,场面热火朝天,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北车(泉州)海峡轨道客车维修组装项目给人的第一印象。该项目一期总投资约8.4亿元,每年可维修组装城市轨道车辆300辆,预计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将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

  2010年3月,位于泉州东部的台商投资区强势起航。投资区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山耸城中、城在绿中、江海绕城、水绿相融、城岛相映,融山、水、城、海、岛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新城。

  作为新增长极,泉州台商投资区瞄准台湾制造业百强、世界500强、大陆制造业百强、行业十强等高端企业招商。除海峡轨道客车修造和玖龙纸业外,投资区还引来南方路基、台湾晋亿物流、台湾天岗精密机械等大项目,总投资额达110.8亿元。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吴群德说,2010年以来,几乎每月都有客商前来考察。这个年轻的台商投资集聚区,正散发出独特的吸引力,成为海西最热的投资地之一。

  泉州是台湾45%人口的祖籍地,对台合作交流优势突出,尽管引进台资起步较晚,但起点更高、平台更大,通过创新台资引进机制,全方位开展对台经贸合作。

  在中国品牌之都晋江,由台资美旗集团投资的海西国际采购与物流中心(美旗城)一期已投入使用。该项目一期总占地445亩,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建成4000多个长期展位和6万多平方米的会展中心,主要为建材、纺织、服装、鞋帽等泉州优势产业和台湾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国际采购、交易、物流和信息平台。

  在湄洲湾南岸,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使新兴的泉港区成为全国九大炼化基地之一。这个石化航母对海西经济的巨大带动力,引起台湾石化同行的高度瞩目,30多家带动性强的台湾石化企业前来对接。

  泉台旅游合作,在泉台直航提速的推动下,向纵深推进。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台商走进泉州,发展旅游事业。台商张先生投资4200万元,在南安天柱山开发建设福建省第一个以香草为主题的健康休闲度假村,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30多万人次。2010年4月,澎湖在泉州举办旅游推介会,12月,泉州启动“千人游澎湖”作为回应,并在澎湖展示泉州重点景区。

  泉台经贸的有效互动,带来台商投资的更快集聚、更大提升。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泉州后来居上,跨越前行。

[时间:2011-05-26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