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自动供墨技术省钱又环保

集中自动供墨

  集中自动供墨系统由于采用了符合油墨性质和流动特点的高压单管式输送方案,配合多种定量式标准包装,配有电子自动称重、墨位自动检测和安全可靠的报警装置,大大降低印刷生产成本,没有环境污染,切合印刷业发展的要求,应用范围迅速扩展。报业印刷、商业轮转印刷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初步普及,包装印刷、出版印刷等领域正在逐步被接受。

  油墨包装的选择
  油墨包装的选择是建设供墨系统的首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供墨系统生产应用的程度和产品品牌、品种的选择余地,是原材料供应的制约因素。

  目前集中供墨方案的油墨包装选择余地是较为宽泛的。油墨厂大多已经可以提供从2kg到2000kg的标准包装方案,如2kg、15 kg、200 kg、1000 kg、1 500 kg、2000kg等,也可以提供大到20吨或30吨的大罐式储墨方案。目前各主要设备供应商也都有标准的设备与之匹配,有移动式、固定式等多种方案。这样,用户完全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空间位置、用墨需求和管理要求等,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案。

  用墨量需求是决定油墨规格进而决定供墨系统配置方案的主要因素。以报业印刷厂为例,每天印刷量在50万对开张以下的厂家,应主要考虑使用15 kg移动式系统。这种系统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可方便移动,是小型机组的很好选择。日生产量在50—200万对开张的厂家或实行单机组单独供墨的大型印刷厂可以考虑使用200kg标准筒装,这种系统使用方便洁净,包装大小适中、密闭性好,运输与搬运都比较方便,不同油墨品牌的共用切换很容易;对用墨量较大的黑墨,可以考虑采用200kg双泵双机工作或安装1吨系统,以解决黑墨用量偏大的问题。对于日生产量在200万对开张以上的厂家,同时又想集中一套设备对所有机器系统供墨,1吨标准运墨箱和大型储墨箱方案可以重点考虑,这样可以集中人力进行供墨管理,减少车间更换墨筒的麻烦,实行专业化管理,从而提高 工作效率。

  供墨系统的选用关系到今后油墨采购的灵活性和管理的方便性,需各方面协调与配合。

  运行压力的确定
  大多集中供墨系统,都是单管式高压系统,压力较大是这些系统的普遍特点,这也是由油墨的特性所决定的。油墨有较大的粘度,又具有很高的触变性,与高流动性、高压缩性特质的水、空气等的输送完全不同。正是由于采用了高压系统,才使得管路可以在较细的范围内选用,应用于较长的输送距离,摆脱原有双管系统长期循环运行的不足。

  运行压力的大小由系统的结构和使用要求所决定。过高的压力会使系统造价大幅度上升,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系统宣称达到30MPa以上的压力,其实这是根本没必要的,墨泵所提供的压力一般在1 4M pa以下,加上安全系数的考虑也不超过21Mpa,且目前国内输送距离也较短。压力过低则会使供墨量不足,设备运行不畅甚至阻滞。一般情况下,在150m以内的管路系统运行压力在6~10Mpa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影响运行压力的因素有:

  1.输送距离
  输送距离是决定供墨压力的主要因素,输送距离越长,则运行压力则要越大,200m以内的话,10Mpa压力完全足够。
  2.管路粗细:这是指通径。管路通径越粗,在相同的末端出口流量要求下,压力则可以相应降低。
  3.管路弯头和变径:弯头和变径都会对油墨的流动起阻滞作用,管路系统从起始端至最末端弯头越多,变径越多,则运行压力也就要越大。要注意,变径对流动的阻滞作用比弯头的影响要高一个数量级。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弯头、弯径阀门等管件的工艺质量,很多质量较低的管件内部通径很小,内部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变径。
  4.管材:管材的质量是决定油墨在管路内流动阻力的重要因素,不锈钢管、冷拔无缝钢管、高级大压力塑料管等管件的材质与油墨间的分子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选用时需考虑。内径的粗糙度也是决定流动阻力的重要因素,很多系统出现的远端和近端流量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选用了质量较低的管材所致。因此,一般情况下,管材材质越好,压力则可以适当低一些。
  5.供墨速度要求:这一点不难理解,要想使出墨量大,压力就需要高一些。

  管路材质和连接方案
  目前中国管材工业的现状,管材和连接方案的选用是制约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在国外系统中,一般是采用冷拔无缝钢管加卡套联接的方案,它造价适中,压力范围较宽、管路内径质量好、变径少、外形美观、施工迅速的特点,是供墨系统管路的最佳选择。但同样的系统进口到国内,造价已经远远高于一般用户的承受范围,因此这种方案除少数随机器一同引进的外,使用较少。目前国内无缝冷拔钢管由于外径精度较低,无法采用卡套式联接,所以,目前国内在供墨系统的使用中管材品种出现了多种折中方案。

  目前国内使用的集中供墨系统管路主要有FP-R管材加热熔接、无缝钢管焊接、无缝钢管焊接加工管头加卡套连接、精密冷拔不锈钢管卡套连接等方案。最近沈阳北方厂通过定制卡套的方式解决了国产无缝管精度低无法卡套连接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国产管的连接问题,可以满足一般用户需求,而成本仅为进口管的1/3左右。上海富洋公司则采用了定制管路的方式解决连接问题。虽然仅从内径质量和分子力来看PP-R管质量更高,但其耐压一般不超过5Mpa,仅适用于管程较短的单机系统。

  焊接方案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耐压低,系统压力选择余地小,如果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压力会更低,焊管系统的运行压力最好控制在5Mpa以下;二是内径质量低、光洁度差、流阻大,而且还存在着施工动火问题,也不安全,目前已经较少采用。精密不锈钢管卡套连接是较好的方案,但造价太高,每米造价都在200元以上,目前仍使用较少。

  管路的设计是供墨系统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应本着管路尽可能短、弯头应尽可能少,尽量避免变径的原则。在施工前要对管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使管路的应用走向合理。大家往往有一种认识:随着管路内流量的变小,越靠近未端管径则可以越小。实际上这种理论不适用于粘度很大的油墨,一个变径的压力损失远远大于一个弯头,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变径的使用。由于油墨的输送过程中压损较大,越靠近未端则压力越小,因此更不应随便减小主管管径。

  管径的选择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近期我们发现早期安装的一些供墨系统管路都在DN32以下,而且输送距离都较长,使用时供墨流量较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由于油墨粘度较大,且具有较高的触变性,如管路太细,会使油墨的流动特别是初期的流动十分困难。

  墨泵参数的选用

  目前的集中供墨系统普遍采用气动柱塞泵。归根到底,墨泵才是集中供墨系统的心脏.是决定系统性能的重中之重,应予以足够重视。前期安装的很多系统要么是运行压力太低,要么是泵墨量太小,使用效果都不尽理想。墨泵的一些关键参数:
  1.泵墨压力:泵墨压力是供墨系统的关键参数.也是高压集中供墨技术的核心技术,一般设备的标识用压力传输比 (下RANSMISSION)来表示,如16:1,20:1等,其计算公式就是:运行压力=输入压缩空气压力*压力传输比。供气系统所能提供的气压一般在0.7Mpa左右,那么对于16:1的墨泵,最大运行压力则可达11.2Mpa。可以通过调整进气压力的办法来调整运行压力。当然,运行压力的高低还受到管路系统额定压力的限制,系统的调整最高压力切不可超过管路系统的最高压力(安全系数1.5)。运行压力过低则会使出墨口流量咸倍减小,当低于管路的压力损失时则根本无墨输出。压力的选择也与油墨的流动性直接相关,流动性越好,则压力则可以相应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系统黑墨墨泵压力传输比低于其他色别的原因。墨泵压力也就是压力传输比是决定墨泵价格的主要因素,既不能为省钱而选用太低的压力传输比,也不可盲目在追求余力而选用过大的压力传输比。考虑国内的现状,可以选用压力传输比在1 2至20左右为宜。

  2。泵墨量:泵墨量是供墨系统的又一重要参数,但又往往为很多用户所忽视。很多早期系统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泵墨量未做要求或过分压低价格.而选用了较低泵墨量的机型所致。泵墨量也是决定墨泵价格的另一关键参数,要根据使用需求和用墨速度来选定。一般来讲,用墨量越大、机组配置越大、供墨速度要求越高,则需要越大泵墨量的机型。就厂家的公布参数来讲,泵墨量有直接标称,大多标为每双冲程的泵墨量,可以直接参考。我们也可以根据气缸的外观直径来确定。在一定的压力传输比下,气缸直径越大,泵墨量越大。同时,在一定的气缸直径下,压力传输比越小,泵墨量越大。就具体的定量关系讲,泵墨量与压力传输比成反比,与气缸截面积(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订购和安装问题
  目前在国内供应集中供墨技术设备的厂商主要有德国泰创公司、美国固瑞特公司、德国普拉那托公司、美国林肯公司、沈阳北方通用印刷机械设备厂等,这些厂家都有从墨泵到管路的全套产品。集中供墨技术并不像一般设备产品那样,买卖双方是单纯供应商和用户的关系,中间或多或少还有油墨供应商的因素。目前可以选用的集中供墨引进方式主要有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供墨系统、油墨厂为用户订购供墨系统和用户自行订购三种方式,目前很多用户的系统是由油墨厂替用户订购安装的(当然油墨厂是有条件的),国外以前也以这种方式为主。油墨厂是设备订购者而非直接用户,用户如何监控设备的技术指标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很多系统使用效果不尽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系统的订购监控不足,而且由于用户对供应方了解不充分,对技术参数往往很难准确把握,日后的维修也是很大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外已经有很多印刷厂开始直接订购供墨系统,国内有用户也开始采用此方式。

  另外需注意,采用油墨厂安装方式,需与其签订一个较长期的订购合同,如果对其油墨品质等方面不尽满意,应慎选此种方式。从国外引进设备时直接加装供墨系统,会使供墨系统与印刷机很好地配合,由于免税,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错的选择,但系统仅适用于引进设备的单机。

  供墨管路的安装质量是系统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由于管路运行压力远远高于其他的水、气管路,因此要特别注意。安装方要有适合供墨特点的施工方案,要有保障性的合同条款;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压力试验。在安装设计过程中,很多用户期望供墨系统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确的计量,以期达到提高管理素质的目标。如贮墨罐液位自动监测、超声波墨斗墨量自动控制、大罐墨量计量等,有的用户还需要各墨斗的流量计量等。这是无可厚非的,也符合当今的发展潮流。但在选用这些装备时要注意,供墨系统的首要功能一一供墨,必须充分保证,这才是建设的投资主体。这些自动化和计量装备大都价格很高,如墨斗墨量自动控制系统一个墨斗单元的投资就几千元,由于油墨的流动特点,对计量器具的要求很高,但准确性不甚理想,且价格不菲,需慎重考虑。过滤器是一套完整的供墨系统的必备部件,安装于墨泵与管路间,主要起保护管路的作用,它对于保证供墨质量、使用寿命和系统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集中供墨系统对于很多用户来讲是一套全新的技术,为了保证系统的使用状况,需要有关各方认真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需要用户全面地了解相关厂商的技术。

[时间:2011-05-24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