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复制中,灰平衡是用来判断印刷色彩是否平衡或偏色,它贯穿在印刷复制的全过程之中。在彩色柔性版印刷中,它同样是一个应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灰平衡的概念及作用
1.灰平衡的基本概念
根据减色法呈色理论,三原色油墨最大饱和度的叠合应该呈现黑色。但是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油墨的色相、明度、饱和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纸张的白度、平滑度、吸收性也会造成色密度值的不稳定,三原色油墨以等量叠合,反映在纸上并不能获得中性的灰色,而是稍带茶褐色的灰色。
由于印刷品上的颜色千变万化,于是人们探索出了利用检验灰平衡的方法来控制印刷色彩的还原性。在一定的印刷适性下,用黄、品红、青三色版油墨的网点梯尺,从浅到深按一定的网点比例组合套印,获得灰平衡,测得这时梯尺的黄、品红、青的网点百分数即为该点的灰平衡数据。由于灰色在颜色三属性中既没有色相又没有饱和度,属于中性颜色,所以有时也称灰平衡为中性灰。
判断灰平衡最常用的方法是印制灰梯尺,就是在印刷品旁印刷黄、品、青、黑四色油墨色标,以此对彩色图像的阶调和色彩进行控制与调节。为了实现色彩的完美再现,印刷时必须根据油墨的实际特性,改变三原色油墨的网点面积配比,使三原色油墨叠印后呈现出正确的灰平衡。
2.控制灰平衡的作用
灰平衡是印刷复制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控制灰平衡就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间接地控制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它是衡量分色制版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是判断印刷色彩是否偏色和是否忠实地来原原稿的手段,也是印刷过程进行数据化科学化管理的关键。[next]
二、柔性版印刷中影响
灰平衡的因素
一组印刷灰平衡数据是针对一定的油墨、纸张和墨层厚度的。印刷中影响灰平衡的因素很多,既有印刷工艺方面的,也有材料和设备方面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油墨颜色质量的影响
印刷中原色油墨的任何轻微变化,都将导致色偏。不同的油墨C、M、Y、B密度(或者是网点面积率)是不同的,表征油墨的特性有四个参数,即油墨色强度、色相误差、灰度和色效率。
油墨色强度决定了油墨颜色的饱和度,也影响着套印的间色和复合色色相的准确性与中性灰色是否能达到平衡等问题。色相误差,也叫色偏。油墨颜色不纯,导致对光谱吸收性不良,产生不应有的密度,而造成色相误差。
油墨的灰度是指一种油墨中含有的非彩色成分。它对油墨的饱和度影响很大,灰度的百分数越小,油墨的饱和度就越高。
油墨色效率,是指一种油墨应当吸收三分之一的色光,反射掉三分之二的色光。油墨存在不应有的吸收或吸收不足,就使得油墨的颜色效率下降。
在选用不同的油墨进行印刷之前,需要对油墨的基本特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油墨的理化特性(干燥速度和光泽度等)进行测量,建立起适应于这种油墨的灰平衡关系,以便在制定印刷工艺和制版时对这些因素作统一考虑。此外,油墨的印刷适性也影响灰平衡,例如油墨的粘度、流变性和墨层厚度等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原稿的色彩再现,导致灰平衡遭到破坏。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在印前分色制版过程中,由于Photoshop中提供的20多种油墨数据是针对胶印而言的,没有针对柔性版印刷的特有的油墨参数,如果仍以胶印的参数制作柔性版,难免会产生灰平衡失控,所以必须具体依据印刷企业所用的油墨,通过样张测试,根据柔印的特性,如图点扩大较多等因素,建起一组柔印的参数,从分色时就考虑到柔印色彩平衡。
2.承印材料的特性对灰平衡的影响
灰平衡数据受印刷时所使用材料的影响,以纸张为例,不同类型的纸张对相同油墨的显色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别,铜版纸好于胶版纸,铜版纸反映阶调层次十分丰富,胶版纸就较平淡,即便同样是157g/cm2的铜版纸,由于产地不同,对灰平衡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异。纸张的白度、平滑度、吸收性、光泽度、不透明度和酸碱度等,也会影响灰平衡。
所以在柔印制版、印刷过程中,就要考虑“因纸而异”,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灰平衡数据,对网点的精细、阶调反差大小等应进行适当的调整。[next]
3.加网线数对灰平衡的影响
印刷品的品质并不是加网线数越高越好,因为加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小,表现的层次越细微,但网点扩大也越严重,影响灰平衡。加网线数越低,网点扩大程度较轻,在印版上的附着力坚实、耐印力高。
4.墨层厚度对灰平衡的影响
柔性版印刷中,承印物上的墨层厚度主要由网纹辊的线数和网穴容量决定。网纹辊的线数高,其网穴容量就小,则印刷时墨层厚度较薄,网点扩大率就小,从而能反映的阶调范围较长,使色彩的还原更逼真。网纹辊线数低,网穴容量大,印出的墨层厚实,但网点扩大严重,在暗调部分易产生网点粘连而造成色彩和阶调层次难以再现。
5.印刷压力对灰平衡的影响
柔性版的印刷压力是其它几种印刷方式中最轻的,仅1~3kg/cm2。所以柔版印刷印品的质量与操作时印刷压力的调节有密切的联系,印刷压力的大小对印刷网点的扩大以及整个复制画面的阶调和色彩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墨斗滚筒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主要是用于控制印刷的吃墨量,并均匀传递油墨。墨斗滚筒的作用是把网纹辊表面的油墨挤掉,其压力可以略大些。若两滚筒间压力大,网纹辊上的墨量就少;反之则吃墨量多。若两滚筒压力太大(即间隙小),网纹辊上吃墨量相对减少,虽然网点可印清晰,字、线可印清楚,但缺少一定的墨量与光泽。另外,还会因两滚筒间的压力太大而引起网纹辊与墨斗滚筒两端弯曲、印机齿轮跳动、齿牙断裂等故障。两滚筒间压力如果太小(即间隙太大),就失去了网纹辊传递油墨的作用,导致印版上印刷部分吃墨不均匀,产品清晰度差、网点虚糊、线条铺展,字迹虚毛。
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功能是将金属网纹辊上的油墨均匀地传递给印版的印刷部分。这处印刷压力的正确与否,对印刷的网点清晰度有很大关系。压力过重,印刷出来的产品网点扩大严重,印版耐印率下降,容易堆墨,产生脏点。反之,若压力过小,则影响油墨的传递,印版上不上墨,当然也不能印刷。
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是使印版上获得的油墨正确无误的转印在承印材料上,这是柔性版印刷的最后一个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印品的质量。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刷压力就是指这处的印刷压力。两滚筒间压力大,则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就多,印版上图文的尺寸就会变大,网点扩大也大,印出的网点呈铺展状,中间色浅,四周呈深圈,对图像层次有很大影响(文字、线条版则铺展印迹双边),暗调层次易模糊,图像的清晰度差、阶调层次损失严重、色调还原不好,亦无法达到灰平衡。压力过轻,则承印材料上印不出图像。
柔性版印版本身有弹性,当受到垂直压力作用时,印版就会沿水平方向膨胀变形,导致承印物上的实际着墨面积比理想面积大,图形变长。印版上网点顶部的油墨受到印版和承印物的挤压也会沿网点的边缘向外扩张,压力越大,扩展得越严重,印张上的网点比原版上的网点面积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制版时采取缩版和压缩阶调的原因。
印刷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点扩大,并对灰平衡的实现及整个复制阶调和色彩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柔印时的印刷压力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next]
6.网纹辊参数对灰平衡的影响
网纹辊的作用是向印版定量、均匀传递所需要的油墨。这涉及网纹辊的三个主要参数,即网纹辊的线数、网穴角度及网穴容积。
网纹辊的线数是指沿网纹辊轴向单位长度上网穴的个数。网纹辊的线数越高,网纹辊上的墨层就越接近“连续”状态,墨层厚度也越薄。反之,墨层就越厚。当网纹辊线数增加时,着墨孔开口面积减小,网穴容积变小,故传墨量也变小。由此可见,网纹辊线数不是越高越好,要综合考虑印版网点的情况和印刷密度的要求。
网穴角度是指网穴的排列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夹角,一般有60°、45°和30°。金属网纹辊大多用45°,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用60°。60°强度最佳,传墨量最大。
网穴容积,是指网纹辊单位体积容纳的油墨量。它与网穴开口大小和深度成正比。网穴的深浅、形状、储墨量多少都直接影响到印品的质量。网穴容积大,则传递的墨量就多,墨层就厚,网点易增大;网穴的容积小,有利由防止传递到承印物上的油墨网点增大及飞墨,保证印刷质量。因此,网穴的容量在满足传墨要求的情况下越小越好。
由上可见,网纹辊的三个参数决定了网纹辊的传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刷图像的灰平衡和阶调层次以及色彩的再现。
7.网点扩大对灰平衡的影响
网点扩大是制版和印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点尺寸改变的现象,它是指承印物上的网点面积比印版上相应部分网点面积的扩大。网点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机械网点增大(又称物理性网点增大),压力造成网点扩大;另外一个是光学网点增大,光线散射在视觉上产生相当大的网点扩大。网点扩大会造成糊版或重影,引起图像清晰度下降,层次丢失,阶调损失,色调难以还原,三原色无法达到平衡。
在柔性版印刷中,由于柔性版印刷使用弹性印版,因而网点扩大现象更为突出。引起柔印网点扩大的主要因素有:印版、印刷压力、网纹辊等。
柔性版本身就有弹性,当受到垂直压力作用时,柔性版印版就会在水平方向膨胀变形,导致承印物上的实际着墨面积比理想面积大。印版越厚、硬度越低、平整度较差,网点扩大越严重。
印刷压力越大,容易产生网点扩大。
网纹辊的网线数高,网穴小,形成更薄、更均匀的墨层,能减小网点的扩大。网纹辊的线数越低,网穴容积大,墨层越厚,网点容易扩大。因此,网纹辊的选取对于控制网点扩大极为重要。控制网点扩大亦成为柔性版印刷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印刷中网点扩大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稳定。所以制版时必须先做阶调压缩和缩版处理,在印刷时又必须调整三原色油墨比例,保证三原色油墨叠印后达到中性灰平衡,这样才能实现柔印色彩的完美再现。
[时间:2011-05-03 作者:林逢铭 来源:中国柔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