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加薪潮” 企业要练“内功”

  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大约在24%。今年以来,有六个省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不仅如此,瑞信亚洲区(除日本)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预计,未来3-4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每年将上升20-30%。

  面对汹涌澎湃的“加薪潮”,中小企业一筹莫展。本来,如今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政策调整带来的融资成本提升,以及因为竞争加剧而带来了产品价格下调,就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现在劳动力成本又大幅提高,也难怪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不少企业不得不举起了裁员大旗。不过笔者认为,裁员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并不是长远之计。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表面看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但是深究起来还是由于内部管理问题造成的。比如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拖沓,影响企业工作效率;企业价值观模糊,不能对市场信息合理利用,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各部门之间沟通少,影响企业业务效率等。这些管理上的问题,才是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还要练好“内功”,依靠信息化工具快速弥补其企业内部的管理缺陷,让中小企业在有限的人力下,提高企业生产效益,这样才能渡过让他们“一筹莫展”的“加薪潮”。

  从一些企业管理信息化完善的企业来看,企业信息化去掉了个人和组织的不当习惯和做法,通过科学决策、规范工作流程优化了员工行为,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把人财物等资源有效结合,产生出了新的效率。由此可见,管理信息化是最大化的改善中小企业销售情况、降低生产成本,并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不过,有人或许会怀疑,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尤其在资金、人才上中小企业都有着明显的不足,现在更是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哪里有人、有钱来搞管理信息化?再者说,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现在才搞管理信息化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吗?

  实际上,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人才等难题,在育林计划首创的零风险先用模式与微成本优惠模式面前,已不再是问题。在零风险先用模式下,企业无需任何投入,就可以在一个月内打下管理提升的基础;而在微成本模式下,企业也只需付出很小的成本即能在一周内建立管理规范,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管理。

  这两个新颖的管理信息化提升模式也在育林计划实施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证明。参与实施这一计划的501家企业,经过一个月的实施期后,465家企业自我评估管理有了显著的提升。

  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就等于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等于中小企业练成了绝顶“内功”,任何外部的打击对他们来说都像是“春风拂面”。那时中小企业再面对 “加薪潮”,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吼句“这都不是事”!
 

[时间:2011-04-29  来源:中关村在线]

黄品青微站